什么是肌肉萎缩?
- 更新时间:2016-01-24 15:30:22
- 来源:录入采编

- 如何预防脑性截瘫
- 康复训练在偏瘫康复中的意义
- 高位截瘫康复训练如何进行?
- 高圆圆秋季街拍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
- 高位截瘫的症状有具体有哪些?
- 股骨头坏死治愈的奇迹之所
- 非化脓性脊髓炎
- 脊髓损伤后肺部感染的治疗
- 截瘫患者远离肌肉萎缩踏上康复之路
什么是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肌肉萎缩是一种基因缺损的疾病,可由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晚期癌肿等引发,也可因某些神经性疾病引起,如妇女停经后或长期使用激素也可引起个别人的肌肉萎缩。这些病常因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能力甚至引起死亡。经调查发现,98.1%以上症状较轻的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病情加重 ,并可能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是治疗肌肉萎缩的关键,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加重,同时可以消除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肌肉萎缩分类
1.按发病机理分类
(1)由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肌肉萎缩。
(2)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
2.根据肌肉萎缩分布分类:
(1)全身弥漫性肌肉萎缩;
(2)头面部肌肉萎缩;
(3)头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缩;
(4)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5)限局性肌肉萎缩
3.根据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发病变分类
(1)神经原性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脑萎缩)
(2)肌原性肌肉萎缩
(3)废用性肌肉萎缩(骨折、外伤、打针、颈椎病等因素引发)。
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主要指脊髓前角细胞及末梢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属于原发性神经原性肌肉萎缩。三者又彼此互相关连,而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虽也出现肌肉萎缩,有人将其列为继发性,晚期为废用性萎缩。肌原性肌肉萎缩是指肌肉本身病变引起的。废用性肌肉萎缩尚可由于全身消耗性疾病。
河北石家庄大正中医截瘫医院肌肉萎医师肖玉敏提醒广大患者,对于肌萎缩患者,首先应注意有无废用性因素(如骨折石膏固定后、关节病或其他疾病长期卧床影响肢体活动等原因引起),应积极诊断、认真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 上一篇: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
- 下一篇:肌肉萎缩患者的日常保健措施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是将天然草本超微粉化配伍,经过高温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皮肤通过有效成分渗透和温热学理...[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 瘫…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 解…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