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患者,病症可能跟遗传有关,
- 更新时间:2021-03-31 17:05:11
- 来源:录入采编

- 肌萎缩治疗方法
- 进行性肌肉萎缩中医治疗
- 导致肌肉萎缩的发病的原因
- 肌萎缩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 脊髓肌肉萎缩的病因是什么?
- 治疗手臂肌萎缩的方法
- 肌萎缩主要的症状有哪些?
- 引发肌肉萎缩的原因都是什么
- 多久不健身,肌肉会开始萎缩?6周就够了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患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可能有下面几点
(一)病症综述
病人通常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偶见亚急性病程。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
(二)特征症状
1、肌无力,肌萎缩性肌
2、显著的肌束颤动。
3、一般无客观感觉障碍,常有主观感觉症状,如麻木等。
4、括约肌的功能常保持良好。
5、病人的意识往往是保持清醒的。
(三)疾病发展
病人的病情往往逐渐加重,累及部位逐渐扩大,肌肉萎缩逐渐加重。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手指动作不灵活,逐渐延展至前臂、上臂和肩胛带肌群。随病程延长,肌群逐渐延伸至躯干、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喉肌。后期常累及呼吸肌,病人多死于呼吸肌瘫痪或肺部感染。
(四)并发症
病人多伴有肺部感染、抑郁、焦虑、失眠、涎水、构音障碍、沟通障碍、肢体痉挛及疼痛等。
二、患上病症之后,进行及时的检查,有助于身体的更好恢复
(一)预期检查
病人出现骨骼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要详细问诊病史和体格检查,其次要做好肌电图、头颅 MRI、脊髓 MRI、肌肉活检和免疫指标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和鉴别相关疾病。
(二)身体检查
肌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阵挛及病理改变等是主要原因。在有明显肌肉萎缩、无力的部位,如腱反射不足或活跃,即使无病理征象,也可提示锥体束受损。
(三)实验室检查
1、验血
血检通常是正常的。血肌酸磷酸激酶活性正常或轻微升高,但同工酶无升高。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免疫功能检测可发现异常。
2、脑脊液检查
腰部穿刺压力正常或偏低,脑脊液检查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可能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CT和 MRI检查可见脊髓细胞学改变(腰、颈膨大处较明显),其余未见异常。
(五)病理检查:肌活检可见神经源性肌萎缩病变。
(六)其它检查
EMG: EMG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性损伤。运动传导检查可发现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减小,运动传导速度异常较少,感觉神经传导检查多未发现。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zjzx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三、进行良好的疾病诊断,是我们看病治病的前提,这一点应该先去做
(一)诊断原理
以中老年患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肌电图、脑脊液等检查,一般不难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时,上肢周围神经损伤、良性肌束颤动、脊肌萎缩等。
(二)分析基础
以下是 ALS诊断的基本条件
1、病情的进行性发展,通过病史、体格检查或电生理学检查,证实某一地区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在进行性发展,或在另一地区发展。
2、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或病理检查均证实有下运动神经元受累。
3、临床医学检查证实累及上肢运动神经元。
4、排除病症。
(三)区别诊断
1、颈椎或腰椎疾病
颈腰椎疾病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脊髓受压也可引起下肢肌腱反射亢进,两侧病理反射阳性等上、下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和体征。而颈椎病的肌肉萎缩常限于上肢,多见于手性肌肉萎缩,不像 ALS那么广泛,常伴有上肢或肩部疼痛,伴有腰痛或腿部疼痛。胸锁乳突肌和胸椎旁肌电图未见异常。X片、 CT、 MRI等检查有助于颈椎病的鉴别。
2、延髓与脊髓空洞症
手小肌萎缩、肌束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可发展为真性延髓麻痹。MRI常表现为延髓或脊髓空洞,临床进展缓慢,多伴有其他畸形,并有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3、多部位的运动神经病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不对称的肢体无力,萎缩,肌束颤动,并有轻微的感觉障碍。可以保持腱反射。
4、颈段脊髓肿瘤
可以有上肢肌萎缩、肌腱反射亢进、双侧炎性的病理反射。但是通常没有肌束颤动,常有头痛和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腰椎间盘穿刺可发现椎管阻塞,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T、 MRI、椎管造影等检查显示椎管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诊断。
5、脊肌萎缩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对称近端肌无力萎缩,选择性地累及下肢运动神经元,无上肢运动神经元受累。在这些疾病中,最严重的是在婴儿期,大多数在2岁时就死亡了;在儿童、青少年或成年人中,这种疾病的预后良好。
(四)处理原理
虽然 ALS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选择多种原因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各种非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种疾病应尽早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命。除采用药物延缓病情发展外,还包括营养治疗、呼吸支持、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五)综合治疗
1、防止摔倒:患者生活不方便,应注意生活护理和防护,防止摔倒。
2、营养支持
正常进食时,应均衡饮食,吞咽困难时,宜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保证营养摄入量;有咀嚼及吞咽困难者,应改变食谱,软食,半流食,少食多餐。对四肢及颈部无力者,可适当调整饮食姿势及饮食用具;当病人吞咽明显困难,需要稳定体重,延长生存期。对拒绝或不能做 PEG的患者,可以用鼻胃管进食。
结语: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研究资料,避免创伤、过度体力劳动,减少铝在环境中的过量暴露,重视营养,可降低发病风险。进食时的姿势和用具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减少呛咳。
- 上一篇:脊髓型肌萎缩症的4种类型,可采用饮食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是将天然草本超微粉化配伍,经过高温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皮肤通过有效成分渗透和温热学理...[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 瘫…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 解…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