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影响
- 更新时间:2016-01-24 15:30:22
- 来源:录入采编

- 长期卧床患者潜在并发症及预防?
- 为什么有的偏瘫患者感觉上肢疼痛呢
- 脊髓空洞症的中医治疗
- 解析脊髓损伤有哪些原因
- 中医*如何治疗外伤截瘫
- 截瘫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脊髓空洞症有患者的症状有哪些呢
- 治疗偏瘫应注意什么
- 周期性瘫痪预防三要素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只是在患者某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经医师研究,针灸治疗可产生效果如下:
1、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通过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动物脑血流量的影响,发现针刺可以使脑血管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增加,促进梗死区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脑梗死时的脑组织损伤程度减轻。针刺对脑血流图影响很大,可使其波幅增高,主峰角缩小,上升时间及波率改变。有人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观点,认为针刺用侧颈交感神经对脑血液循环起着良好作用。
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采用针刺加水针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结果表明,针刺加水针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其中红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与单用针刺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1)。用针灸法治疗急性中风病人1个月后发现,患者血粘度明显降低,红细胞与血小板电泳时间加快,红细胞比容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下降,说明针刺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3、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用针刺头部腧穴治疗中风患者时发现,针刺25分钟后,患肢甲皱血流速度、颜色和形态较治疗前有显著的变化。观察双针激光针灸治疗中风患者,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有显著差异(P<0.05)。
医师进行试验表明,针刺能使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减少,脑血氧利用律显著降低,从而对脑组织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上一篇:截瘫病人还有性机能吗?
- 下一篇:如何预防脑性截瘫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是将天然草本超微粉化配伍,经过高温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皮肤通过有效成分渗透和温热学理...[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 瘫…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 解…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