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临床诊断的方法
- 更新时间:2016-01-24 15:30:22
- 来源:录入采编

- 预防脊髓损伤效果最好的方法
- 脊髓损伤的发病因素
- 儿童性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
- 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要怎么办呢?
- 脊髓损伤的饮食
- 脊髓损伤患者的检查是有哪些?
- 脊髓损伤的病因常见的有哪些?
- 脊髓损伤出现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 脊髓损伤的方法详细有哪些
脊髓损伤临床诊断的方法,怎么就知道是得了脊髓损伤呢?脊髓损伤诊断又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为大家来说说诊断脊髓损伤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脊髓损伤范围、程度及不同损伤部位的临床表现如下:
1.脊髓震荡各种感觉和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表现为不完全丧失。检查时,可有部分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残存,症状存在短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最长数小时,即可完全恢复正常。
2.完全性脊髓损害表现为损伤脊髓节段平面以下各种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经2~4周,脊髓休克过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但各种感觉无恢复,并可早期出现总体反射,即当损伤以下的皮肤或黏膜受到刺激时,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趾屈,两下肢内收,腹肌收缩,反射性排尿和阴茎勃起等,但运动和各种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无恢复。可作为脊髓完全性横断的依据,总体反射多见于胸6以上脊髓节段的完全性横断病人,而在胸6以下则较少见到。此外,脊椎骨折脱位严重,如椎体移位程度超过椎体自身前后径的1/3甚至1/2时,亦可作为脊髓完全性横断的参考。
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如为脊髓不完全性损害,脊髓休克期过后,可见有部分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的恢复,并表现出各自损伤的特点:
(1)脊髓中央性损伤:可产生脊髓损伤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觉、温度觉消失而触觉基本存在。损伤以下的肢体呈痉挛性瘫痪,因脊髓运动纤维的排列是上肢位于脊髓的内侧,下肢靠外侧,所以在颈段脊髓中央损伤时,一般上肢瘫痪比下肢重,且恢复慢。
(2)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瘫痪,痛觉、温度觉迟钝或消失,而深感觉存在。
以上就我们对“脊髓损伤临床诊断的方法”的全部介绍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您点击我站的其他文章或咨询在线医师,希望您家庭和睦幸福!
- 上一篇:脊髓损伤护理的常见方法
- 下一篇:脊髓损伤应该如何治疗呢?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是将天然草本超微粉化配伍,经过高温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皮肤通过有效成分渗透和温热学理...[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 瘫…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 解…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