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发病原因不明,症状严重的可采取手术
- 更新时间:2021-03-11 17:12:06
- 来源:录入采编

- 那些我们不知道的脊髓空洞症的危害!
- 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脊髓空洞症呢?
- 脊髓空洞症的先天因素
- 脊髓空洞症症状具体有哪些
- 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方法
- 中医是怎么治疗脊髓空洞症的呢?
- 中医痿症与脊髓空洞症是怎么回事
- 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方面
- 脊髓空洞症的检查主要的方法
一、
脊髓空洞症,病因尚不清楚,关于病因主要有下面几种说法1、发病原因
究竟是什么导致这种病还不清楚。可以分为先天性发育不全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1)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
一般会出现脊柱裂,以及脊柱侧凸等,部分的会出现畸形。若是脊柱血液循环不正常,会导致出现缺血性坏死,从而形成空洞等。
(2)机械因素
在发生梗阻的时候,脑脊液会从第四脑室下流出,脑脊液会影响脊髓中央管。
(3)其他因素
例如出现脊髓肿瘤的变性,以及其他脊髓病,如脊髓损伤,脊髓出血等。
2、发病机制
(1)Gardner的流体力学理论
Gardner报告的1958年以来 Chiari He病例数量很多,推测是因为枕大孔区阻塞(先天性畸形或蛛网膜炎等)导致脑脊液无法从第四脑室流出。脑脊液在搏动的作用下,冲击脊髓中央管,会导致出现空洞。
(2)Williams的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学说
Williams从1969年开始对心室、腔室和蛛网膜下腔压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人认为,当人们咳嗽、打喷嚏和用力时,会引起颅内和椎管内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升高。这时,正常人的脑脊液在前后蛛网膜下腔的流动中保持平衡。对有小脑扁桃体轻度降疝的病人,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压力失衡。
3)脑脊液脊髓实质的渗透学说
在对脊髓空洞症进行尸检时, Ball发现脊髓实质的血管周围间隙明显扩大。他将墨水注射到脊髓空洞中,它可以沿着血管周围的空间扩散,并在局部,尤其是脊髓背侧,形成一些小池。结论:由于枕骨大孔畸形,静脉压力和蛛网膜下腔压反复短暂升高,作用于脊髓时间较长,血管周围间隙逐渐扩大,脑脊液渗入脊髓后形成空腔。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zjzx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二、
患有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主要有感觉症状,运动症状等发病率在31-50之间。孩子和老人都没有。男人多于女人。她们家的历史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脊髓空洞症症状的严重性与其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这种疾病进展缓慢。初期症状以节段性为主,上肢受影响。随着脊髓空洞的进一步扩大,髓内和髓外白质开始传导,因此,早期患者症状较轻,后期症状广泛,甚至出现截瘫。
1、感觉症状
在脊椎颈、上胸段、侧斜或居中时,可出现单侧上、上胸段的节段性感觉障碍。常常表现为节段性游离感觉障碍,疼痛、热感和深深感减轻或消失。病症还可能是两侧的。
2、运动症状
颈胸影响脊髓前角,造成上肢或单肢部分松弛麻痹。肌肉无力,肌肉张力下降,尤其是双手大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严重时出现爪状手畸形。在三叉神经降根受累时,同侧感会出现中枢性疼痛、温度紊乱、面神经分离障碍等症状,如果累及前庭小脑传导束,则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单下肢或双下肢可出现上肢运动性瘫痪,张力增加,腹壁反射消失,巴宾斯基征阳性。后期病人的麻痹更严重。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颈8、胸1脊髓,在脊髓外侧有角交感脊髓中心受累,出现霍纳综合征。病灶损伤相应节段。肢体和躯干的皮肤会有异常的分泌。多汗或少汗是分泌物异常的唯一征兆。可能只有一侧的 Hypohidrosi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hemihidrosis”,以及较常见的上肢或一侧肢体或半部,通常角膜反射会减弱或消失,因为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以引起双边角膜穿孔,而另外一种奇怪的出汗现象则会增加寒冷后的汗液,伴随着体温下降,过度角化的手指和指甲,萎缩、污损,由于疼痛,温度升高,容易烫伤和外伤,晚期患者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尿道感染复发。
三、
脊髓空洞症,可以通过MRI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诊断1、MRI检查
矢状面孔洞的大小和形状在横向平面上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磁共振成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根据患者症状诊断
针对该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上肢运动神经元运动障碍、下肢运动神经元运动障碍。联合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
脊髓空洞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
通常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但过去也有放疗的尝试,但效果不确切。由于该病进展缓慢,常伴有枕环、小脑扁桃体疝畸形,并被认为与病因有关,故诊断明确后应行手术治疗。但是,目前仍缺乏公认的统一办法。在临床上大量病例的观察表明,手术疗效仍有待提高。
2、手术理论依据
其理论依据是:①颅颈交界区减压,治疗该部位可能发生的畸形及其他病理因素,清除病因,防止疾病发展和恶化;②分流腔内切口,减少腔内、内压因素,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
脊髓空洞经枕颈切开引流。在脊髓空洞处切开硬膜,探查脊髓。脊椎被纵向切开以进入腔道。当脊髓空洞暴露后,切开并引流。将一片硅胶膜置于切口处的空腔中,将丝线缝合在硬膜边缘,作为引物持续引流。
4、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疗法包括维生素 B、血管扩张剂、神经细胞新陈代谢激活剂等均可应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可根据病人情况,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上一篇:哪几种脊柱疾病拖不得?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中医局热复瘫疗法是将天然草本超微粉化配伍,经过高温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皮肤通过有效成分渗透和温热学理...[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 瘫…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 解…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